创新“党建+X”工作体制,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智能制造学院第一教师党支部
智能制造学院第一教师党支部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党建引领业务,创新“党建+X”工作体制,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健全党建工作体制推进支部全面建设标准化
为加强支部自身建设,明确党支部及支部书记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规范化开展工作,学院教师第一党支部于2019年制定了《智能制造学院第一教师党支部“固本强基”三年专项行动计划》、《智能制造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党支部建设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将党支部建设成为贯彻党的决定、服务师生、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服务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坚强战斗堡垒。
认真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并积极推行全国党员信息网和党建智慧平台,提升党务工作信息化水平,努力实现党务工作线上管理,不断完善党建工作网站,做到可记录、可回溯。
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运用微信群、QQ 群、微信公众号和学习强国等平台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丰富了学习内容,提高了工作实效性。在活动室内还设立了支部风采专栏作为党支部的宣传阵地,亮活动内容,展组织风采。
聚焦党建主业高质量创新党建工作体制
党支部以理想信念为导航,突出政治引领,积极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全体党员的理论素养,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更好地服务学院中心工作。按照培育创建方案,在坚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基础上,强化理想信念学习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线上线下、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推动学院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理论支持。
党支部通过创新党建+X的工作模式,推动学院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实现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实施“党建+教学”,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目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公司首个进行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现已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该支部获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3项,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拥有1个河南省机械设计课程群教学团队。二是实施“党建+科研”,推动科研工作提质增效。组建教师科研团队和学生创新团队,提升教师科研服务能力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支部党员承担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科技攻关及河南省高等公司重点科研项目16项,企业科技攻关课题26项,学生创新团队开展实施10多个实践创新项目。三是实施“党建+团学”,推动团学工作提质创优。支部选优配强学业导师,所有党员均担任过学业导师,以“大学生领航工程”为抓手,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构建“四个引领、八个模范、十个一”的大学生成长成才体系。支部党员指导学生参与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近三年共获得国家级奖励44项,省级奖励79项。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获批各类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00余项。四是实施“党建+实验室”,推动实验实训平台建设,提升实践教学及创新能力。支部大力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党员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为学生打造高水平的实践育人平台。近三年支部教师承担建设4个专业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总值近 2000万元,现拥有河南省先进制造技术高等公司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4个专业实践育人平台和2个南阳市重点实验室。开展实施20多项实践创新项目。五是实施“党建+校地校企合作”,提升科研服务能力和学生就业质量。支部积极探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积极组建党员博士科技服务团,深入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进行技术升级,联合申报科技攻关项目。目前,先后与吉利汽车、宇通重工等10余家企业联合开设订单班,还和力星激光、北人机器人、吉利汽车等省内外30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与教学共建实习和就业基地,提供600多个实习岗位,实现横向科研到账经费300余万元。近三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就业率均达 95%以上,正式签约率80%以上。
发挥人才科研资源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党支部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积极参与校地帮扶,选派高素质人才积极参与地方企业服务,服务经济发展党支部积极组建科技服务团与地方结对,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支部11名党员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先后参加“河南省科技特派员服务团”,组建了唐河县、方城县、南召县和邓州市四个科技服务团,主动与企业建立联系,做到对口帮扶。其中的优秀代表薛党勤博士在方城县产业集聚区挂职2年、2020 年9月赴方城县挂职科技副县长,在挂职期间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20多项,引入资金1000多万元,为方城县脱贫攻坚做出了突出贡献。(摄影记者/苏萌 李祥玉 校对/鲁静薇 审核/肖邓华)